北理故事

矢志军工砺军刃,不忘初心铸党魂

  

  1954年,在苏联专家瓦西里科夫等援助下,北京工业学院成立了第一批11个军工专业,其中“第三专业”炮弹设计与制造,就是今天的机电学院无人飞航工程系前身。60余年来,系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支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始终是这支北理工的兵器科技“劲旅”的“尖锋利刃”,带领全系教职工,胸怀“国防情,强国梦”,传承延安根,铸造军工魂。支部几代党员融入共和国国防科技创新事业,为我国兵器科学与技术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

  风雨一甲子,如今无人飞航工程系党支部共有教师党员23人。他们紧紧围绕国家使命,矢志军工、报效国防,用优异的成绩单展现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卓越追求。近10年来,支部成员先后3次荣登国家最高科技的领奖台,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3项,获省部级科技奖10项,获授权发明专利150余项,承担国防基础、装备预研、型号研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重点项目40余项。多名党员获评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首都劳动奖章、优秀党员、“三育人”先进个人等。2017年“七一”前夕,党支部荣获“北京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

无人飞航工程系党支部荣获“北京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

  思想为本,先进思想引领奉献国防科技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思想是本,行动是形,本正则形立。

  “要搞国防科技,必须先搞好思想这个基础,可以说思想先进,信念坚定,是我们支部全体党员的最大特点。钻研装备先进技术,把一流技术用在国家需要的尖端装备研制上,永远是我们的兴奋点。先进的思想推动大家打造一流学科、培养一流人才,知道自己的使命所在,”党支部书记王在成介绍。

  “教育者先受教育”是党支部始终践行的理念,支部党员们努力做先进思想理论和文化的传播者,围绕这个出发点,支部带领全体党员认真学习党章党规,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确保思想先进,方向正确。另外,党支部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的基础上,还根据学科特点和工作实际情况,积极推动组织生活会向党小组深化,以提高组织生活会的质量。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支部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过程中,围绕“深入学习党章党史,坚定理想信念,做合格党员”,“学习系列讲话,传承延安精神,弘扬军工文化”“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做讲奉献、有作为的优秀党员”三项专题开展学习,积极打造系列支部特色活动。2017年3月29日,北京市委“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第五巡回督导组来校参加了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对支部各项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党支部在加强本支部党员思想建设的同时,还充分将思想建设的成果,服务于人才培养,为学生牢牢拧紧思想上的“总开关”。党支部每年均根据学院党政的部署,针对大一新生开展思想教育和入学专业教育,安排优秀党员担任班主任,从学业学术到思想生活,多维度开展教育引导。同时,积极在大三学生中践行党员导师制,让教师党员与学生“朝夕相伴”,进一步深化了学生对专业的了解,着力通过潜移默化提升学生思想认识。

  值得一提的是,为进一步加强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间的沟通联系,党支部连续多年与本专业学生党支部开展共建。在建党95周年前夕,策划实施“坚定理想信念,争做优秀党员”的主题党日,结合我国著名火炸药专家北理工徐更光院士逝世一周年纪念,党支部开展了“军工精神”主题党课,形式鲜活、内容丰富的系列教育活动,效果良好。“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让师生党员们之间有了更加深入的交流,教师党员们不仅在科研教学方面给予我们指导,同时以切身经历教会我们如何开展支部工作、如何处理工作与学业生活之间的矛盾、如何成长为一名群众信得过的合格共产党员。” 2013级弹药工程专业研究生、学生党支部书记赵忠宇这样评价师生党支部共建。

  榜样不断,“军工魂”代代相传

  一流的学科之所以成为一流,往往需要几代人的传承和沉淀。党支部中的几代兵器人,用耕耘和汗水,践行着北理工人的使命,传递着对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初心与坚守。

党支部多次获得校先进支部表彰

  自爆炸力学学科创始人丁儆先生开始,陈福梅先生、徐更光院士、朵英贤院士、马宝华先生、蒋浩征教授……北理工兵器学科老一辈党员们,围绕国防科技发展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迎难而上,在国防事业上书写笔笔浓墨重彩的篇章。

  榜样是身边看得见的力量。前辈们代代传承的不仅是学科的积累,还有矢志军工的信念和北理工人的品格,冯长根教授、崔占忠教授、冯顺山教授、黄风雷教授、王海福教授、姜春兰教授等一批党员骨干接过了接力棒,成为北理工新一代兵器人的中坚力量。

  冯顺山,毁伤与弹药工程方向的责任教授、无人飞航工程系党支部中年龄最大的党员。1973年,冯顺山踏入了北理工校门,本科就读火箭战斗部专业、硕士攻读炮弹火箭弹导弹战斗部专业,至今从事兵器科学技术的研究已逾40载,这位荣获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项部级发明奖等重要奖项的支部“老党员”,谈及自身成长,他念念不忘的是党支部中前辈的培养:“在党支部中,我有幸耳濡目染了丁儆、马宝华、徐更光等老一辈兵器人对国防事业的献身精神,他们不断追求、不断攻关的精神,对我有着深远的影响。前辈打下‘老底子’,我们继续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撸起袖子大干特干。不断凝练学科内涵,不断攀登,发挥团队特色,将优势力量朝国防科技重大需求及前沿方向攻,获得多项国家级标志性成果,部分原创性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无人飞航工程系主任王海福教授,是2016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第一获奖人,2017年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每每谈到北理工兵器学科,他都自豪地说:“正是有了老前辈们的这种积淀与传承,才成就了咱们学校今天的兵器学科。老一辈兵器人的初心与坚守,使我们在国防科技创新之路上,用耕耘和汗水传承、践行着北理工人的品格,‘军工魂’就是这样铸成的。”

  不忘初心、薪火相传,在教师党员言传身教、身正示范的引导下,学生党员在支部军工情怀、科研报国的氛围中成长。2013级本科生于滨是一名学生党员,在提到无人飞航工程系党支部时,他不无感慨地说:“很荣幸能接触到这样一个优秀教师党支部,老师们不仅指导我的学习、工作和成长,他们作为党员,也给我树立了很好的榜样,这种军工使命感和科学精神,让我为自己的专业而骄傲,我要努力拼搏,做新一代的军工人。”

  攻坚克难,把党性写在“为国砺剑”中

  强国必强军,强军离不开高水平的武器装备,飞航党支部的党员们作为兵器学科的业务骨干,深知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也始终将自己的党性书写在为国家研制尖端武器装备的攻坚克难中。

  军工研究性质特殊,对于这些教授专家们而言,办公室和家更像是他们短暂歇脚的驿站,而杳无人迹的荒野、酷暑难耐的沙漠、炮火隆隆的靶场、封闭嘈杂的车间才是他们的常驻地。为国铸剑,砥砺前行,党支部成员们把艰苦的工作环境作为对自己党性的考验,用行动回答了什么是共产党员。

  姜春兰教授,2015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的第一获奖人。巾帼不让须眉,数不清的野外工作日子已让她淡忘,但终生难忘是十几年前的一碗热汤面。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姜春兰带领团队在东北深山的某野外靶场开展实验,寒风凛冽,滴水成冰,在没有任何通讯信号的茫茫群山之中,科研团队穿梭于密林之间找寻需要回收试验弹,在一次行动中,一车十几人遭遇木桥断裂差点翻入数米深的冰河中,又因车辆发动机皮带断裂,险象环生,滞留在零下二十多度的冰天雪地中,大家只能靠不停跑动,捡拾树枝生火取暖,一直到半夜凌晨一点才得以获救,回到靶场。“那一大盆清水煮面是我们十几个人吃过最香最暖的美食”,这成为姜春兰最难忘的军工记忆。

  党支部的教师党员,或许十年也未能磨出“一剑”,期间无数次体验到了“山穷水尽、柳暗花明”的起伏与波折,其中的艰辛自然不言而喻。花甲之年的冯顺山依然奋战在国防科技创新一线,沿着“如何把武器装备做得最好,怎么能做得比国际上还好”的初心继续前进;20年前,王海福选择的活性毁伤元弹药战斗部技术这一前沿研究方向,起初并不被主流学界所认可,甚至多次申请立项以失败告终,如今核心关键技术已取得重大突破,技术成果在各军兵种武器平台上得到全面推广应用,引领了武器终端毁伤技术变革;芮久后教授历经20余年的潜心研究,创新有成,发明了XX炸药技术,为显著提升火炸药性能开辟了新的途径,创新技术已开始应用于高新技术武器,惊艳地完成了他的“首秀”之作。

  “我们的每一项任务,都是服务国家、贡献国防,为了我们所热爱的兵器科学,这一切的‘磨砺’都值得!”王海福说。

  在科研攻坚中,发挥党员骨干的先锋模范作用一直是党支部的传统。支部老一辈党员兢兢业业、艰苦攻关,创造北理工兵器学科发展的辉煌,新一代党员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优良传统和战斗精神,围绕国防科技领域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以解决国家需求为己任,始终奋战在教学科研一线,用“一切为了国家利益、一切为了国防科技”的实际行动,展现出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党支部合影

  诲人不倦,为师者要坚守一份责任

  在无人飞航工程系,学生不止在教室、图书馆中汲取专业知识,在实验室、野外开展研究,育人的“战场”更是延展到“炮火连天”的实验场上。结合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根据学科人才培养需求,党支部组建了一支由资深教授党员领衔的党员实践教学指导团队,打造了“校企零距离·国防在心中”党建活动品牌,在校企合作育人环节中,积极推进师生思想素质提升和业务合作的双丰收,每年都安排优秀教师党员带队到军工企业和军事院校进行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在此过程中,积极组织与军工行业的党员骨干交流,不仅在实习实践中相互“切磋”,更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在点滴实践中传承“延安精神”,感悟“军工品格”。

学生在基地做实验

  正是通过一系列耳濡目染的教育引导,军工专业的学生,特别是学生党员在思想意识、业务素养方面受益良多。赵忠宇说,“我的老师们,不仅在专业方面给予我指导,也让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军工人的崇高使命。”

  无人飞航工程系培养的学生可谓 “代有人才出”,很多毕业生已成长为国防科技领域的中坚力量。2005年出站的博士后何玉彬现已成为某军种某部总工程师,获得2项国家科技奖、5项部级奖,获立一、二、三等功共5次,被某军种评为首届“十大励剑尖兵”、中组部中宣部授予为“时代先锋”;1998届博士生彭昆雅现就职于航天系统,2016年由彭昆雅担任总师的“长征11号”运载火箭成功执行了“一箭五星”的任务,为国防工业做出突出贡献;从事导弹战斗部的技术研究和科研管理的冯成良校友,先后主持和组织完成了20余个导弹战斗部的型号研制和预先研究,现任国防科技工业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某厂副总经理,成为兵器装备企业的领军人才。

  从延安的抗日烽火中走来,作为新中国第一所国防工业院校,从1940年至今,从战争到和平,从改革开放到面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北京理工大学从未放松过“强我中国”的战斗准备。在鲜明的国防办学特色中,像无人飞航工程系党支部这样一个个坚实的战斗堡垒,坚守党性,忠于使命,为国家需要和民族复兴做着一份份默默无闻的杰出贡献。

  或许成绩将永埋中国大地,但只要祖国需要茂盛,北理工人甘为一捧沃土!

发表时间:2017-07-15 供稿: 党委宣传部马瑶 王征